今年到台灣過年,在台北火車站地下街找路,發現附近竟有一條牛肉麵街,想不到台北除了牛肉麵節還有條街,真是貨真價實的「牛肉麵之都」。
網上搜尋發現,台北牛肉麵街原在圓環鄭州路,因多違章攤販,06年拆除了。火車站所見是人工再造的新街,無暇拜訪,或許也是好的。人工再造的東西,總會失去最初那點土氣和生命力。
參考網頁:記憶中的台北牛肉麵街
Thursday, March 22, 2007
Saturday, March 17, 2007
蛋撻傳奇
終於買了泰昌出版的《蛋撻的故事》,中英對照,印刷精美,是一本「打書釘」已可看完的書。
書中有幾處資料頗有參考價值:
1) 據Laura Mason在《Traditional Foods of Britain》所載,蛋撻製品早於中世紀已發明。
2) 英式Custard Tart並非粵式蛋撻,餡料更像「奶凍」。
3) 吳昊指蛋撻於1920年代於廣東發明,餡料更像廣東傳統甜品「燉蛋」。
4) 自1940年起,蛋撻傳入香港。
5) 早期及至五、六十年代,蛋撻很巨型,應類似今天Pie & Tart連鎖經營的英式餅撻。
6) 傳統蛋撻分酥皮和牛油皮,放久了會吸收水份變軟,泰昌老闆歐陽天閏依據曾在酒店當西餅師傅的經驗,換了做曲奇皮。
7) 蛋撻放久了會龜裂,泰昌出品聲稱餡料特別調製,放久不龜裂。
8) 彭定康透過港督司機認識泰昌,當年做show前已去拜訪過,該司機多年來一直是泰昌的擁躉。
9) 據講肥彭做show後離港前,仍曾一再到訪泰昌。發哥周潤發也是泰昌老主顧,而肥彭回英後再訪港到旺角泰昌分店吃蛋撻,則是免貴的,因此一直有和歐陽天閏保持聯絡,知道事情發展,因此不請自來。
(補充:對於第3、4點,我看過吳昊的《飲食香江》,卻未曾發現有此一說,或許出於他的其他著述。)
(補充:曾在網上搜尋曲奇的成份,和牛油皮有何不同,但始終弄不清楚。反而從Wikipedia上看到以下資料 ─ 曲奇餅在美國與加拿大解為細小而扁平的蛋糕式的餅乾。它的名字是由荷蘭語koekje來的,意為"細小的蛋榚"。這個字通過漢語的方言粤語進入漢語,粤語的“曲奇”發音酷似英語的cookie,漢語普通話和其他方言則與外文原詞發音有較大差異。在英式英語中主要用作分辨美式餅乾如"朱古力餅乾"。第一次製造曲奇是由數片細小的蛋榚組合而成。據考據,是由伊朗人發明的。)
書中有幾處資料頗有參考價值:
1) 據Laura Mason在《Traditional Foods of Britain》所載,蛋撻製品早於中世紀已發明。
2) 英式Custard Tart並非粵式蛋撻,餡料更像「奶凍」。
3) 吳昊指蛋撻於1920年代於廣東發明,餡料更像廣東傳統甜品「燉蛋」。
4) 自1940年起,蛋撻傳入香港。
5) 早期及至五、六十年代,蛋撻很巨型,應類似今天Pie & Tart連鎖經營的英式餅撻。
6) 傳統蛋撻分酥皮和牛油皮,放久了會吸收水份變軟,泰昌老闆歐陽天閏依據曾在酒店當西餅師傅的經驗,換了做曲奇皮。
7) 蛋撻放久了會龜裂,泰昌出品聲稱餡料特別調製,放久不龜裂。
8) 彭定康透過港督司機認識泰昌,當年做show前已去拜訪過,該司機多年來一直是泰昌的擁躉。
9) 據講肥彭做show後離港前,仍曾一再到訪泰昌。發哥周潤發也是泰昌老主顧,而肥彭回英後再訪港到旺角泰昌分店吃蛋撻,則是免貴的,因此一直有和歐陽天閏保持聯絡,知道事情發展,因此不請自來。
(補充:對於第3、4點,我看過吳昊的《飲食香江》,卻未曾發現有此一說,或許出於他的其他著述。)
(補充:曾在網上搜尋曲奇的成份,和牛油皮有何不同,但始終弄不清楚。反而從Wikipedia上看到以下資料 ─ 曲奇餅在美國與加拿大解為細小而扁平的蛋糕式的餅乾。它的名字是由荷蘭語koekje來的,意為"細小的蛋榚"。這個字通過漢語的方言粤語進入漢語,粤語的“曲奇”發音酷似英語的cookie,漢語普通話和其他方言則與外文原詞發音有較大差異。在英式英語中主要用作分辨美式餅乾如"朱古力餅乾"。第一次製造曲奇是由數片細小的蛋榚組合而成。據考據,是由伊朗人發明的。)
Monday, March 12, 2007
蛋撻(塔)效應
(轉貼) Yahoo!知識 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?qid=1205081117878
我想知道什麼是蛋塔效應,和一些相關的書籍!!
蛋塔效應、機器狗效應。現在流行的烤饅頭都是在說因為趕流行、時髦造成的一股短期炫風。當熱潮退去時一切回歸平靜。
我想知道什麼是蛋塔效應,和一些相關的書籍!!
蛋塔效應、機器狗效應。現在流行的烤饅頭都是在說因為趕流行、時髦造成的一股短期炫風。當熱潮退去時一切回歸平靜。
初期賣蛋塔很好賺,因為很容易學導致一窩峰的人開始賣蛋塔,之後市場飽和,開始沒有利潤,一堆開不到一年的蛋塔店沒賺到錢反而賠掉投資成本。
相關書籍:漫步華爾街。當中有鬱金香效應、南海投資公司效應、日本泡沫經濟、網際網路泡沫效應等等。相信看過內容您就會對蛋塔效應有更多的了解。
Saturday, March 10, 2007
台灣牛肉麵的緣起
這個網站因台灣牛肉麵節而起,順帶提一點牛肉麵資料也算合理。
據趙慕嵩著《趙老大闖江湖》(Net and Books出版)一書「新聞主播」(p.192, 193)所載:
梁主播每晚出了電視台後,很喜歡邀集友人到新生南路和信義路口的一個牛肉麵攤宵夜。當年的瑠公圳還沒有加蓋子,牛肉麵攤就在一大排違章小棚子的頭一間,老闆姓劉,河北人,很胖,老闆娘是四川人,很漂亮,夫妻兩人原本在美軍機構工作,離職後,因為劉胖子很愛吃,尤其愛吃老婆燒的牛肉麵,腦子一動,這個牛肉麵攤就擺在違建小棚外了,那個年代,只有和平東路上有三家專賣黃牛肉的店舖,價格不低,像我們家庭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去買兩斤,一斤紅燒,一斤包餃子,而劉胖子的牛肉都全都來自和平東路的牛肉舖,料好,再加上老婆的配方,牛肉麵的美味是可以想像的。也可以這麼說吧,劉胖子的牛肉麵因為賣出了名號,所以台北各地才會陸續出現牛肉麵,台灣全島也才有今天三步一攤五步一店的場面。
據趙慕嵩著《趙老大闖江湖》(Net and Books出版)一書「新聞主播」(p.192, 193)所載:
梁主播每晚出了電視台後,很喜歡邀集友人到新生南路和信義路口的一個牛肉麵攤宵夜。當年的瑠公圳還沒有加蓋子,牛肉麵攤就在一大排違章小棚子的頭一間,老闆姓劉,河北人,很胖,老闆娘是四川人,很漂亮,夫妻兩人原本在美軍機構工作,離職後,因為劉胖子很愛吃,尤其愛吃老婆燒的牛肉麵,腦子一動,這個牛肉麵攤就擺在違建小棚外了,那個年代,只有和平東路上有三家專賣黃牛肉的店舖,價格不低,像我們家庭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去買兩斤,一斤紅燒,一斤包餃子,而劉胖子的牛肉都全都來自和平東路的牛肉舖,料好,再加上老婆的配方,牛肉麵的美味是可以想像的。也可以這麼說吧,劉胖子的牛肉麵因為賣出了名號,所以台北各地才會陸續出現牛肉麵,台灣全島也才有今天三步一攤五步一店的場面。
蛋撻路線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